颂古三十一首

问处分明答处亲,纵横有路惯反身。
相如夺得连城璧,秦主安然致太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讲的是战国时期"完璧归赵"的故事,但实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第一句"问处分明答处亲"说的是:当别人认真请教时,你要真诚地回答。就像蔺相如面对秦王时,每个回答都既明确又得体,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又不失礼节。

第二句"纵横有路惯反身"用下棋来比喻:高手走棋总会留后路,蔺相如也是这样。他拿到和氏璧后始终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最后成功完璧归赵。

后两句用典故点明主旨:蔺相如智取和氏璧(象征珍贵事物),不仅保全了宝物,还让强秦不敢轻举妄动(获得太平)。这告诉我们:处理难题时,既要勇敢争取,又要讲究策略,最终才能皆大欢喜。

全诗的精妙在于:通过历史故事,教会我们处世智慧——面对挑战时要像蔺相如那样,既有原则又不失灵活,用智慧化解矛盾,达到双赢。这种智慧在今天的人际交往、商业谈判中同样适用。

释安永

释安永(?~一一七三),号木庵,俗姓吴,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弱冠为僧,未几谒懒庵于云门。懒庵徙怡山,命为首座。后继席。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居乾元,迁黄檗。又三年,移住福州鼓山寺。乾道九年卒。为南岳下十七世,西禅懒庵鼎需禅师法嗣。有《木庵永和尚语》,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五。《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续灯正统》卷一○有传。今录诗四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