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遗家篱菊盛开邀诸名士作黄花社奉常公墨菊卷适归几上诸子倚原韵赋诗题曰东篱秋兴而属余和之 其二
版屋衡门故相家,义熙时节种陶花。
东篱视昔依然好,白发于今没处赊。
小筑楯栏香国土,平分月令晚芳华。
剧怜半树梧桐影,池上离褷噪晚鸦⑴。
东篱视昔依然好,白发于今没处赊。
小筑楯栏香国土,平分月令晚芳华。
剧怜半树梧桐影,池上离褷噪晚鸦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赏菊的文人雅集场景,充满了隐逸闲适的趣味。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地点与背景 诗中的"版屋衡门"指的是简陋的房屋,说明主人虽然出身名门(故相家),却过着简朴的生活。"种陶花"借用陶渊明爱菊的典故,暗示主人像陶渊明一样清高淡泊。
2. 赏菊之乐 "东篱"直接呼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境,说现在的菊花和古代一样美好。"白发没处赊"是幽默说法,意思是赏菊的快乐让人忘记年老。
3. 雅集盛况 "香国土"形容菊花的芬芳弥漫,"平分月令"说大家一起分享这美好的秋光。诗人用"晚芳华"既指晚开的菊花,也暗喻人生晚年的精彩。
4. 结尾的深意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梧桐半影、池上鸦噪的萧瑟景象,给欢快的雅集增添了一丝时光易逝的惆怅,让全诗在欢乐中多了一份深沉。
全诗妙在: - 用陶渊明的典故,把简单的赏菊活动写得高雅脱俗 - 欢快中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情感层次丰富 - "白发没处赊"这样活泼的表达,让古诗读来亲切有趣
这种在雅致生活中品味人生况味的写法,正是古代文人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