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枧飞桥

桥亭架壑俨雄关,一线丹梯未易攀。
千尺清泉万仞壁,飞云岩似此溪山。

现代解析

这首《柏枧飞桥》描绘了一座架在深山峡谷间的壮丽桥梁,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奇观。

前两句"桥亭架壑俨雄关,一线丹梯未易攀"像电影镜头一样:先是一个远景,展示桥梁横跨深谷的雄伟姿态,像座天然要塞;接着镜头拉近,聚焦那细窄陡峭的红色阶梯,暗示攀登之难。这里的"丹梯"可能是对木质桥体或山岩的生动比喻。

后两句"千尺清泉万仞壁,飞云岩似此溪山"则用夸张的数字和比喻渲染环境:瀑布如银练垂落,岩壁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的山岩与溪流构成仙境般的景致。诗人通过"飞云岩"的比喻,让静止的景物产生了动态美感。

全诗短短28字就完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切换,用"雄关""丹梯""飞云"等意象层层递进,既表现了桥梁的险峻奇绝,又透露出对自然造化的赞叹。最妙的是末句的"似"字,将实景升华为充满想象力的山水画卷,让读者能同时看到眼前的实景和心中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