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二首(一作将入庐山别僧) 其一

喷岚堆黛塞寒碧,窗前古雪如白石。
临岐约我来不来,若来须拨红霞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带点神秘感的山水画面,同时流露出离别时复杂的情感。

前两句写景很有视觉冲击力:山间喷涌的雾气像给青黑色的山峦披上薄纱("喷岚堆黛"),而窗前的积雪白得如同玉石("古雪如白石")。这里用"塞寒碧"形容山色,既写出山的青绿,又带着寒意,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转入人情:朋友在岔路口("临岐")约我相见,却故意卖关子说"来不来"——这种不确定的邀约反而更显亲密。最妙的是最后一句:真要来找我,得拨开红霞才能找到。把山间的云霞比作可以拨开的帷幕,既呼应开头的云雾景象,又把隐居之地写得像仙境一样,透露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

全诗把离别写得一点都不伤感,反而充满奇幻色彩。朋友间的玩笑话("来不来")和夸张的邀约方式("拨红霞"),让这场告别显得洒脱有趣,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和丰富的想象力。

贯休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