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春风到庭户,百草皆知荣。
此心不如草,寂寞从中生。
晓起闺房暗,罗衣寒盈盈。
故人在他县,忧喜难分明。
婉彼燕赵女,把酒劝听莺。
华筵不能久,反增离别情。
念此转怜惜,何事客中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孤独女子的内心世界,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思念与忧愁。

开篇用春风和百草的热闹反衬人心寂寞:春风一吹,连小草都知道焕发生机,可人的心却比小草还要孤独。这种对比让人瞬间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荒凉。

接着通过生活细节刻画孤独:清晨醒来,闺房昏暗,丝绸衣服摸起来又冷又空。这些日常感受的描写,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主人公晨起时的空虚感。她牵挂远方的人,却连对方是喜是忧都不知道,这种不确定更加重了思念。

中间出现一个热闹场景:有女子劝酒听莺啼。但这欢宴反而让她更难受,因为热闹都是暂时的,散场后只会让离别之苦更强烈。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让孤独感更有冲击力。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想到这些反而更怜惜自己,不禁反问为何要独自漂泊在外。这个突然的自我怜惜,让全诗的忧伤情绪达到高潮,也让读者更能共情古代女子在春日里的这份孤独与思念。

全诗就像用镜头语言记录的春日片段:从自然景物到闺房细节,再到宴饮场景,最后回到内心独白,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思念成疾的女子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越热闹越孤单"的真实感受,这种情感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