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戴良辅药者归城郛

君欲问淋疾,便是法外刑。
刲剔备百毒,更以焰烹。
王皇夜半敕六丁,押差戴君为药丞。
倒囊剌手探玉札,一洗愁肺永雪清。
一生百病都好去,不但膏肓驱二竖。
寄言仲景与安常,古今何代无医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神奇治病的故事,用夸张幽默的手法描写医生治病的本领。

开头说有人得了难治的淋病(古代指泌尿系统疾病),痛苦得像受酷刑。医生治疗时用了各种以毒攻毒的方法,甚至用火烤(古代一种疗法)。这里用"刲剔"(割治)、"百毒"、"焰烹"这些刺激的词,突出病痛和治疗都很厉害。

中间突然出现神话情节:玉皇大帝半夜派天兵天将(六丁是道教神将),任命戴医生当"药丞"(管药的神仙)。这里把现实中的医生神化了,说他治病像神仙一样灵验。

接着描写治疗过程:医生从药袋里掏出仙药(玉札),一下子就把病人的病根清除了。"一洗愁肺永雪清"用雪比喻病痛全消,非常形象。

最后几句是夸赞:戴医生能治百病,连最难的膏肓之疾(古代指绝症)都能治。还调侃古代名医张仲景和庞安常(宋代名医),说每个时代都有神医,暗示戴医生就是当代医王。

全诗把治病写得像神话故事,用夸张手法赞美医生医术高明。语言生动有趣,比如"倒囊剌手"写医生急切掏药的样子,"愁肺永雪清"比喻病愈的清爽感,普通人读着既觉得神奇,又能感受到对医生的敬佩。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