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亭

衮衮长江浸落晖,水流不尽觉云移。
登高忽动离骚恨,无奈山川苦要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望江亭上眺望长江的所见所感,语言直白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衮衮长江浸落晖,水流不尽觉云移"像一幅动态画卷:夕阳的余晖洒在奔流不息的长江上,滔滔江水仿佛要把晚霞都浸染透。诗人望着永不停歇的江水,恍惚间觉得不是水流在动,而是天上的云在移动。这种错觉生动表现了江水的浩荡气势。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写景转为抒情。诗人登高望远时突然涌起像屈原写《离骚》时那样的忧思愁绪。最后一句最妙,表面抱怨"山川非要逼我写诗",实则用幽默口吻道出眼前壮丽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这种"埋怨"反而更凸显了自然风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宏大的空间感(长江、落日、流云),又包含细腻的时间感(江水奔流、云影移动),最后落脚到诗人被美景触发的创作激情,层次丰富又浑然一体。诗人用日常语言写出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人与自然相遇时那种不可抗拒的心灵触动。

陈岩

(?—1299)宋池州青阳人,字清隐,号九华山人。宋末屡举进士不第。入元,隐居不仕。尝集杜甫诗句为《凤髓集》。遍游九华山胜迹,品题诸名胜殆遍。有《九华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