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咏道浮江别业

密林凝书寂,一叶动须惊。
砌净飞花影,池深落果声。
正宜铺枕簟,且复倒瓶罂。
向晚催归急,烟江野艇横。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画卷,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惜和依依不舍的情感。

诗的开头,“密林凝书寂,一叶动须惊”,描述了茂密的树林中一片寂静,仿佛连书本上的字都凝固了。然而,一片叶子的飘落却能引起人的警觉,这种极致的静谧让人对细微的变化格外敏感。这里的“书寂”巧妙地比喻了环境的宁静,而“一叶动须惊”则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这种宁静的脆弱和珍贵。

接下来的“砌净飞花影,池深落果声”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环境的细节。干净的台阶上飘落着花瓣的影子,深池中传来果实落水的声音。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正宜铺枕簟,且复倒瓶罂”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想要尽情享受的愿望。铺开枕席,倒上美酒,准备在这片宁静中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这种放松和享受的心态,正是对前面描绘的宁静环境的最好回应。

然而,诗的结尾“向晚催归急,烟江野艇横”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天色渐晚,诗人不得不匆忙归去,江面上烟雾缭绕,野艇横陈。这里的“催归急”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不舍和无奈,而“烟江野艇横”则给画面增添了一丝朦胧和神秘感,仿佛在暗示着离别后的未知与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在不得不离开时的依依不舍。这种情感与环境的交织,使得诗歌充满了韵味和感染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以及对它的留恋。

徐大受

台州天台人,字季可,号竹溪。孝宗淳熙十一年举特科。朱熹行部,知其贤,遂与定交。家甚贫,尝以葱汤麦饭款待朱熹,传为美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