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易羽士姜守一 其一

一鹤西来瘦有馀,每将生死问何如。几回见我扶还拜,两月来书病不除。

枕上希夷千古梦,手中庄子十年书。人间若果神仙有,愿候新江旧草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一位名叫姜守一的道士朋友。全诗通过几个生活片段,生动刻画出一位超脱世俗却又充满人情味的修道者形象。

首联描写道士的外形和思想特点:他像一只清瘦的仙鹤从西边而来,经常思考生死这样的终极问题。这里用"瘦有馀"既写实又传神,既说身体消瘦,又暗指精神超脱。

中间两联用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形象:
- 每次见面都恭敬地行礼,即使身体不好也要坚持
- 卧病在床两个月还坚持写信交流
- 枕上做着陈抟老祖那样的神仙梦(希夷是宋代著名道士陈抟的号)
- 手里常拿着研读多年的《庄子》

这些细节既表现他虔诚修道的一面,又展现他重情重义的一面。特别是"扶还拜"这个动作,把一位抱病仍守礼的老者形象刻画得十分感人。

尾联是作者的感慨:如果世上真有神仙,我愿意在你江边的草庐等候你(暗示期待友人魂魄归来)。这个结尾既表达哀思,又充满浪漫想象,把悼念之情升华到一个美好的境界。

全诗妙在把"道士"这个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形象,写得既仙风道骨又充满人情味。通过日常小事展现大情怀,在平淡中见深情,这是古典诗词特有的魅力。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