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

还书万里诫诸郎,毁誉翻成悮季良。
说道谨言元不谨,谤招薏苡亦堪伤。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东汉名将马援的故事,暗含了"好心办坏事"的人生教训。

前两句说马援远征交趾(今越南)时,特意运回一车薏米(一种药用谷物)想造福家乡,临死前写信告诫侄子们要谨慎做人。但反而因为这事被人诬告说他运的是珍宝,死后还蒙受贪污骂名。诗中"悮季良"指他本想效仿贤人季良,结果适得其反。

后两句点出核心矛盾:马援嘴上教别人要谨言慎行("说道谨言"),自己却因运薏米这种小事不够谨慎("元不谨"),最终招来诽谤。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本想分享生活,却因考虑不周引发误会一样,这种反差让人唏嘘。

全诗用"万里运薏米"这个具体事件,揭示了一个永恒道理:做人光有善意不够,还需懂得防人之心。就像现在职场中,有时一个无心之举可能被过度解读,提醒我们行事要周全。最后"亦堪伤"三字,流露出对这位劳苦功高却晚节不保的老将军的深切同情。

徐钧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为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为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有传。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