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蜀人祠刘明府却寄

解绶归来岁屡迁,颂声长自满三川。
牛刀故忆武城宰,凫舄难忘叶县仙。
百里花光馀制锦,一堂琴韵彻烹鲜。
政成渤海犹文法,学本江门只自然。
虚拟听莺徵拜阙,旋看携学赋归田。
循良孰与廉三异,父老徒闻费一钱。
畏路初回九折坂,扁舟长傍五湖烟。
渊明遗世觉今是,潘岳閒居善自全。
心事平生端不愧,口碑载道久逾坚。
羽仪忆昨归三纪,眉寿于今且百年。
俎豆宫墙依上圣,春秋秩祀继群贤。
由来去后思方切,赫赫何名好为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闻蜀人祠刘明府却寄》主要表达了对一位名叫刘明府的地方官员的敬仰和怀念。诗中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刘明府的政绩和人格魅力。

首先,诗人提到刘明府辞官归来,虽然岁月流逝,但他的名声依然在三川地区广为传颂。这里的“三川”指的是他曾经治理的地方,说明他在任期间深得民心。

接着,诗人用“牛刀”和“凫舄”两个典故来比喻刘明府的才能和清廉。牛刀指的是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但在这里却表示刘明府虽然在小地方任职,却能大展拳脚。凫舄则是指仙人的鞋子,暗示刘明府像仙人一样清廉高洁。

诗中还提到刘明府治理的地方花光灿烂,琴韵悠扬,说明他不仅政绩卓著,还注重文化教育,使得地方百姓生活富足,精神充实。

诗人进一步赞美刘明府的政绩,说他不仅在渤海地区依法治国,还以江门为学,崇尚自然之道。这里的“渤海”和“江门”都是地名,用以强调刘明府的政绩和学问。

随后,诗人用“听莺”和“携学”两个意象,表达了对刘明府未来前程的祝愿,希望他能够重返朝廷,但同时也理解他归隐田园的愿望。

诗人在结尾处强调,刘明府的品德高尚,百姓对他的怀念和赞誉经久不衰。即便是他辞官多年,人们依然在宫墙内祭祀他,春秋两季的祭祀仪式也从未间断。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刘明府政绩和人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清廉官员的敬仰和对百姓幸福的关切。诗中的典故和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刘明府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政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