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就饮汉蜚家

秋日一缭拖雨痕,与客携手俱入门。
客子据床岸帻啸,索酒为余开巨樽。
小山嵯峨高刺天,名山名以黄门传。
穿林据石坐危磴,慷慨临风怀昔贤。
丈夫堕地须不朽,荣枯不与天公权。
一心异姓而兄弟,良友娱人同筦弦。
敝衣芒履岂贫贱,今之从政吾何羡。
觞前自负非狂言,青天高眺眼为电。
陈子年少书满床,键户著书人莫当。
门前倒屣尽豪俊,中怀凛烈天雨霜。
晶晶北斗下垂地,明河澹芒欲摇彗。
风烟满天卧一龙,矫首长安雨清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秋日聚会的场景,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文人雅趣。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聚会场景(前四句)
诗人用"秋日拖着雨痕"开篇,营造出略带忧郁的氛围。他和朋友们携手进门,客人随意地靠着床榻、掀起头巾大声谈笑,主人则热情地打开大酒坛招待大家。这里展现了文人聚会不拘小节的洒脱。

2. 登高抒怀(中间八句)
众人登上险峻的山石,面对秋风怀念古代贤人。诗人发出豪言:大丈夫生来就要建功立业,命运不该由天注定。朋友间情同手足,比音乐还要令人愉悦。即使穿着破衣草鞋也不觉得贫贱,更不羡慕那些当官的人。这些醉话看似狂妄,实则是诗人志向高远的体现。

3. 赞美友人(后八句)
特别称赞了姓陈的年轻朋友,他满屋藏书、闭门著书,门前常有豪杰来访。最后用北斗星、银河等壮阔意象,暗喻友人就像一条卧龙,虽然暂时不得志,但终将一展抱负。"对着长安落泪"的结尾,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伤感。

全诗特色:
- 画面感强:从进门、喝酒到登山,场景转换自然
- 情感真挚:既有聚会欢乐,又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 善用对比:破衣芒鞋与高贵志向形成反差
- 结尾含蓄:用"卧龙落泪"暗示对朝廷的失望

这首诗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豪放与忧郁并存的性格,既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也有"报国无门"的苦闷,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