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看花即送言八朝标至夔州任

卷施一谷中,花好无不有。
主人缘独悭,花发出门走。
黄沙扑面三千里,待得看花已春尾。
花前既少双鹁鸪,花下更有谁提壶。
橹声咿哑花外断,白日马足尘模糊。
花光何似江南好,花气薰人亦难倒。
君不见看花偏值别花辰,走马从戎趁好春。
会看白帝城头立,却笑黄金台下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法源寺赏花时,恰逢朋友言八朝标要去夔州(今重庆一带)上任,于是借花抒发送别之情。

开头四句说:法源寺这个山谷里开满各种鲜花,但主人(指朋友)偏偏没缘分欣赏——因为花刚开,他就要出门远行了。这里用"花发出门走"的俏皮说法,暗示离别在即。

接着四句描写旅途艰辛:朋友要穿越黄沙漫天的三千里路,等到了目的地春天都快结束了。这一路上没有成双的鹁鸪鸟(象征伴侣)相伴,花下也无人对饮(提壶指喝酒)。通过"橹声"(船声)和"马足尘"的意象,生动展现朋友风尘仆仆的赶路场景。

然后笔锋一转:虽然这里的花比不上江南的美,但浓郁的花香依然醉人。最后四句点明主旨:你看啊,我们总是在赏花时迎来分别时刻("别花辰"),你骑着马赶赴戎机(指上任),正好赶上春天。想象你将来站在白帝城头(夔州附近名胜)时,一定会笑话我们这些还在京城(黄金台指北京)的人吧。

全诗妙在: 1. 用鲜花反衬离别,乐景写哀情 2. "花发出门走"等口语化表达生动有趣 3. 通过对比江南花景、黄金台等地理意象,拓展时空感 4. 结尾的"笑"字举重若轻,既化解离愁又寄托祝福

本质上是通过一次日常送别,写出人生聚散无常的普遍感慨,最后又以豁达心态化解愁绪,展现了传统文人面对离别的典型态度。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