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赵法曹
红日转檐花,飞鸣一声鹊。
鹊翅未离檐,有客拽铃索。
呼童急启户,问客意何若。
客闻笑而言,法曹参计钥。
因知鹊之鸣,报我良不恶。
知我门下人,一楗聊相托。
如公材器大,末掾岂能缚。
咫尺蓬莱宫,左右芙蓉幕。
鹊翅未离檐,有客拽铃索。
呼童急启户,问客意何若。
客闻笑而言,法曹参计钥。
因知鹊之鸣,报我良不恶。
知我门下人,一楗聊相托。
如公材器大,末掾岂能缚。
咫尺蓬莱宫,左右芙蓉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展现了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温馨互动,同时暗含对人才和仕途的思考。
开头四句像电影镜头:阳光转过屋檐,一只喜鹊突然鸣叫着飞过。喜鹊还没飞远,就听见门铃被客人拉响。这里用喜鹊报喜的传统意象,暗示有好消息到来。
中间六句是主客对话:主人急忙叫童子开门,问客人有何贵干。客人笑着说自己是来送任职通知的("法曹参计钥"指掌管财政的官职),说喜鹊报信果然不假。还表示这次任命("一楗"指官职)是专门为主人准备的。
最后四句是主人的感慨:像您这样的大才("材器大"),小小的官职怎能束缚住?虽然现在只是普通属官("末掾"),但距离重要部门("蓬莱宫"指朝廷)很近,很快就能在重要岗位("芙蓉幕"指高级官署)大展身手。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喜鹊报喜引出人事任命,自然生动 2. 通过对话推进情节,富有戏剧性 3. 最后对人才的评价和期许,既谦虚又自信 4. "拽铃索""急启户"等动作描写,让场景活灵活现
本质上是通过一次官职任命,表达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才观,同时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温馨的交往方式。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