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六十初度,自题小影

甲子平头,记人指、黄骢年少。
忽满镜、新霜全换,恒河天晓。
柯烂棋枰看打劫,图传笠屐谁临稿。
听今朝、一曲鹤南飞,惭同调。
尘世味,尝荼蓼。
故山梦,寻壶峤。
喜夕阳无限,映红萱草(像侍老亲侧。)。
另眼天将痴福畀,前身月认圆光好。
怕虎贲、貌似总非真,中郎老。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六十岁生日时,对着自己的画像写下的感慨。全篇用对比手法,将青春与衰老、理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语言生动又充满哲理。

上阕开篇就点明主题: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六十岁("甲子平头"),回忆起年轻时别人夸自己是英姿飒爽的少年郎("黄骢年少")。但照镜子时,发现头发全白了("新霜全换"),就像恒河边的黎明,人生已到晚年。接着用两个典故:用"烂柯"的棋局比喻人生如棋局变幻莫测;用苏轼"笠屐图"的典故,感叹画像虽在,但真正的精神气质难以描摹。最后听到《鹤南飞》的曲子,觉得自己的心境已与少年时不同。

下阕写人生感悟。先说人生就像尝遍苦菜("荼蓼"),始终怀念着故乡山水("壶峤")。但笔锋一转,发现晚年也有美好:在母亲身边("映红萱草"),享受着天伦之乐。接着自我调侃:老天给我"痴福"让我保持天真,前世的修为让我此生圆满。最后用"虎贲中郎"的典故幽默地说:画像再像也不是真人,就像我虽然老了,但内心依然年轻。

全词妙在:
1. 用白发与少年、画像与真人等对比,展现年龄与心态的反差
2. 典故用得自然,像"烂柯棋"讲人生无常,"笠屐图"说画像传神
3. 语言既有"恒河天晓"的壮美,又有"映红萱草"的温馨
4. 结尾的幽默化解了衰老的沉重,体现豁达人生观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表面说画像不像自己,实则说容颜会老,但赤子之心永存。这种"认老不服老"的精神,让整首词在感慨中透着温暖与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