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读书诃林

闻道栖禅客,观空不废书。
萝轩僧梵寂,木榻世情疏。
贝叶藏山鸟,昙花隐壁鱼。
由来方丈室,即是草玄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禅修的读书人形象,展现了他超脱世俗、专注修行的生活状态。

首联"闻道栖禅客,观空不废书"直接点明主题:听说有位隐居修禅的人,虽然参悟"空"的境界,但依然坚持读书。这里"观空"指参悟佛理,"不废书"则暗示修行与读书并不矛盾。

中间两联通过四个意象展现修行环境: 1. "萝轩僧梵寂":爬满藤萝的小屋中,僧人的诵经声渐渐停息 2. "木榻世情疏":简朴的木床上,主人已远离世俗烦扰 3. "贝叶藏山鸟":写经的贝叶纸间藏着山鸟(暗喻经书中的智慧) 4. "昙花隐壁鱼":昙花后面隐约可见墙上的鱼纹(昙花象征佛法,鱼纹可能指佛寺装饰)

尾联"由来方丈室,即是草玄居"总结:自古以来,这小小的禅房(方丈室),就是钻研深奥道理(草玄)的地方。诗人巧妙地将佛家的禅房与道家的玄理结合起来,说明真理是相通的。

全诗用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修行者将读书与参禅完美结合的生活。没有说教,而是通过藤萝、木榻、贝叶、昙花等具体物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专注求知的宁静之美。诗中"不废书"的提法尤其珍贵,表明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避知识,而是在静修中追求更高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