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过玉镜台

问地扶胥选胜裁,久闻玉镜已无台。
一船明月寒波上,便是天心夜半开(以上清嘉庆《三水县志》卷一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夜行时的所见所感,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问地扶胥选胜裁,久闻玉镜已无台"像是在说:我打听过扶胥这地方的美景,早就听说"玉镜台"的景点已经不存在了。这里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名胜古迹随着时间消逝,只留下传说。

后两句"一船明月寒波上,便是天心夜半开"是整首诗的精华。诗人坐在船上,看到明月倒映在寒冷的水波中,这个景象让他突然领悟:这水中的明月,不就是夜空在午夜时分敞开的心扉吗?把水中月影比作"天心",既新颖又富有哲理,暗示人与自然在静谧时刻能达到某种精神共鸣。

全诗通过简单的夜航场景,表达了三个层次: 1. 对古迹消逝的淡淡惆怅 2. 对自然美景的即时感受 3. 突然获得的哲理性领悟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比喻,把常见的月影景象写出了新意,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一刻人与自然的神秘联系。诗人用"天心"这个拟人化的说法,让冰冷的自然景物突然有了温度和情感,这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物我交融"的典型表现手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