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阁

小楼秋夜明月底,仰不见天惟见水。
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阳子。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登小楼的场景,充满了清冷孤寂却又超然物外的意境。

开篇"小楼秋夜明月底"直接点明时间地点——秋夜的小楼上,月光格外明亮。诗人抬头望去,天空被月光映照得像水面一样澄澈,仿佛"不见天惟见水",这种夸张的描写让月光有了流动感。

"岸巾独立四无人"写诗人独自一人,随意地束着方巾("岸巾"指随意束发),在空无一人的环境中站立。陪伴他的只有"白月青天",这里用"阳子"自称,显得既孤独又带着几分自得其乐。

"横玉作秋声"突然转折,不知是谁吹起了笛子("横玉"指笛子),笛声仿佛把尘世的喧嚣都吹散了。"九陌"指繁华街道,笛声让整个城市都安静下来,这个想象非常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写夜深人静,月亮已经西斜,诗人仍未入睡。楼角吹来的风带着刺骨的凉意,"凉杀人"的夸张说法既写实又传神,把秋夜的寒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最妙的是把孤独的意境写得并不哀伤,反而有种遗世独立的洒脱。月光、笛声、凉风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清冷空灵的世界,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个远离尘嚣的秋夜。诗人用简单的语言,却创造出了非常丰富的画面感和意境,这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