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六十岁老人的自述,字里行间透着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无奈。
前两句说自己像无根的浮萍漂泊半生,现在暂住在朋友提供的简陋住所("行窝"指临时住处)。这里用"老风尘"形容自己饱经风霜的状态,就像一件沾满灰尘的旧衣服。
中间四句是生活写照:心里有不满就借酒消愁("千日醉"指长期醉酒),靠写文章赚钱却养不活家人。虽然常有求学问字的人登门拜访("叩门问字"典故出自汉代杨雄),家里也常有清谈的客人,但这些热闹改变不了贫寒的处境。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说幸好还有几个知心朋友,可以穿着木鞋("蜡屐"指涂蜡防水的木鞋)一起寻访诗人朋友。在困顿中仍保持着文人雅趣,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特别动人。
全诗用对比手法,既有"一家贫"的现实窘迫,又有"访诗人"的精神追求,展现了传统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就像听一位老爷爷在炉边娓娓道来他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