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自然的画面,表达了一种超脱自在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同行自古不相肯,峰顶老人何足论"是说:人们总是喜欢争论对错,但站在高处看,这些争论其实没什么意义。就像站在山顶的老人,看透了人间的是非纷争,觉得根本不值得计较。
后两句"山凹落尽桃花片,流水依前绕竹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山间的桃花都凋谢了,但溪水依然像从前一样绕着竹门流淌。这是在说:世事变迁就像花开花落,但自然的本性(流水)始终不变。暗喻人应该像流水一样,保持本真,不为外物所扰。
整首诗的精髓在于:看淡人世纷争,顺应自然本性。用凋谢的桃花比喻无常世事,用不变的流水象征永恒本心。告诉我们要像山顶老人那样超然,像绕竹的流水一样自在。
释道枢
释道枢(?~一一七六),号懒庵,俗姓徐,吴兴四安(今浙江长兴西南泗安)人。初住何山,次移华藏。孝宗隆兴初,诏居临安灵隐寺。后退居明教永安兰若。淳熙三年卒。为南岳下十六世,道场慧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四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