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陆无从因喜李季常归自岭外

旧学君鱼转是师,竹西一赴十年期。法曹尚忆梅花阁,隐士多能桂树诗。

频向江波烹鲤腹,似怜山朋妒蛾眉。北来渐有罗浮信,为访磨崖问叔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两位朋友陆无从和李季常的,表达了对老友重逢的喜悦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首联"旧学君鱼转是师,竹西一赴十年期"意思是:你们(陆、李)从前是我的同学,现在反而成了我的老师(指学问进步)。上次在竹西(扬州别称)相聚已是十年前的事了——这里用"十年"强调时光飞逝,也暗示友情深厚。

颔联"法曹尚忆梅花阁,隐士多能桂树诗"是回忆:当年在法曹(司法机关)共事时,常在梅花阁吟诗作画;如今你们成了隐士,依然擅长写桂树题材的诗(桂树象征高洁)。通过"梅花阁"和"桂树诗"两个意象,展现朋友们的风雅品格。

颈联"频向江波烹鲤腹,似怜山朋妒蛾眉"很生动:我们常一起在江边煮鱼喝酒("烹鲤"暗用古诗典故指收到书信),你们山中的朋友("山朋")恐怕要嫉妒我们相聚的快乐了("蛾眉"代指美好时光)。用煮鱼、嫉妒这些生活化比喻,让友情显得特别真实。

尾联"北来渐有罗浮信,为访磨崖问叔之"说现实:最近从北方传来消息(罗浮山在广东,可能指李季常的行程),我要去磨崖(可能指某处石刻景点)打听叔之(可能是另一位朋友)的下落。结尾突然转向行动,显得情谊迫切。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煮鱼""嫉妒"等生活细节写友情,避免空泛抒情
2. "十年""梅花阁"等具体数字和地点,让回忆更真实可感
3. 最后突然说要去找人,情感从怀念直接转为行动,显得情真意切

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老同学居然成了我老师!上次撸串还是十年前,记得你们在法院宿舍煮火锅的样子。现在你们隐居写诗,山里的新朋友怕是要酸了。听说老李从广东回来了?我得赶紧去车站堵他!"既有文人雅趣,又有烟火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