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弟茂通郊行见梅

好风催冷蕊,上番即芳葩。
春色独先得,年芳谁复加。
日边看暖艳,雪后识真花。
吟玩归来晚,江村月照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郊外赏梅的清新画面,传递出诗人对早春生机的敏锐感知。

开篇用"好风催冷蕊"展现春风唤醒梅花的动态美,仿佛能看到寒风里花苞颤动的画面。"上番即芳葩"则突出梅花作为"头号报春使者"的独特性——别的花还在沉睡,它已灿烂绽放。

中间两联通过对比手法强化梅花特质:将"春色独先得"与"年芳谁复加"对照,突出梅花"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日边看暖艳"与"雪后识真花"形成冷暖碰撞,既写出阳光下梅花的明艳,又强调其傲雪风骨。

结尾转入黄昏归途,"吟玩归来晚"的"吟玩"二字妙笔——诗人不是简单赏花,而是像品鉴艺术品般反复玩味。最后以"江村月照沙"收束,银白月光与雪中梅花相互映衬,余韵悠长。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特写梅花绽放,拉到雪日全景,最后定格在月下归人的背影。诗人通过梅花这个"春的传感器",传递出对生命力的礼赞,也暗含"发现美好需要独到眼光"的哲理。

范浚

范浚(1102-1150),字茂名(一作茂明),婺州兰溪(金华兰溪)香溪镇人,世称“香溪先生”。绍兴中,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政,辞不赴。闭门讲学,笃志研求,学者称香溪先生。浚著有《香溪集》二十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