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巢岱顶有行宫数宇偶为夜宿诗云滃然云作巢辄以名之
云以山为体,山以云为衣。
始悟云山境,元气相因依。
言二固不可,云一亦何为。
结宇贮云采,开窗纳山姿。
踞榻灵根动,搴幔有渰萋。
下云为我舆,上云为我帷。
题壁带云书,云兮初不知。
始悟云山境,元气相因依。
言二固不可,云一亦何为。
结宇贮云采,开窗纳山姿。
踞榻灵根动,搴幔有渰萋。
下云为我舆,上云为我帷。
题壁带云书,云兮初不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宿山顶行宫时,被云雾与山峦交融的奇妙景象所震撼的体验。全诗围绕"云与山的关系"展开,用简单却富有哲理的比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开头四句用穿衣作比:云像山的衣服,山是云的身体,二者相依相存,共同构成"云山"这一整体。这种关系就像元气(生命能量)的循环,缺一不可。
中间六句写居住体验:房子仿佛建在云彩里,开窗就能看见山形。躺在床榻上感觉灵气流动,掀开帘幕云雾缭绕。这里把静止的建筑写活了,云雾成了会流动的家具装饰。
最后四句更富想象力:把云雾比作出行的车轿(下云为车)、睡觉的帷帐(上云为帐)。最有趣的是在云雾中题诗,云雾却浑然不觉——这个细节既写实(云雾确实无知觉)又暗含深意,暗示人与自然交流时,自然始终保持着它本真的状态。
全诗妙在把常见的山景写得灵动鲜活,用"云"这个意象串联起居住、出行、书写等生活场景,既展现了云雾缥缈的仙境感,又透着人间烟火气。最后"云兮初不知"的留白,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永恒与人类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