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榕

羡尔参庭树,清阴自一隅。
已看碍云日,谁复辨根株。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棵寄生榕树的生命状态,暗含对生存智慧的思考。

前两句"羡尔参庭树,清阴自一隅"像是邻居间的闲聊:真羡慕你这棵庭院里的大树啊,独自占着一片阴凉。这里用"羡"字开头,表面是羡慕,实则暗藏玄机。

后两句突然转折:"已看碍云日"是说榕树长得太高太密,连阳光都挡住了;"谁复辨根株"则点出关键——这棵树看似独立,其实是寄生在其他树上生长的。人们只看见它茂盛的枝叶,却忽略了它特殊的生存方式。

全诗妙在表面写树,实则写人。通过寄生榕的形象,暗讽那些看似风光却依赖他人的人,也让人思考: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只看见表面的繁荣,而忽视了背后的真相?短短20个字,既描绘了自然现象,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