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充满了喜庆和期待的氛围。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过尽一春花信风”,意思是春天的花信风已经吹过,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这里的“花信风”指的是春天带来花开的信风,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鱼天鼓浪送蒙冲”,这句用鱼跃出水面、波浪翻滚的景象,比喻宴会的热闹和欢腾。这里的“蒙冲”可能指的是参加宴会的宾客,他们像鱼儿一样活跃,充满生机。
“凤翰有目争先睹”,凤凰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和才华。这句意思是,有才华的人总是备受瞩目,大家都争相一睹他们的风采。
“牛角无人叹不逢”,牛角在这里可能比喻那些默默无闻但有潜力的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未被发现的人才的惋惜,希望他们也能有机会展现自己。
“选试谩称新汉使”,这句提到了选拔人才的考试,诗人认为这些考试虽然被称为“新汉使”,但实际上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式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作成端属旧春宗”,这句意思是,真正的人才选拔应该遵循传统的标准和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新颖。
“鹿鸣剩作中和曲”,鹿鸣是古代宴会上的乐曲,象征着和谐与美好。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宴会和谐氛围的赞美,希望这种和谐能够延续下去。
“嶉送飞黄出蚁封”,飞黄是传说中的神马,象征着快速和成功。这句意思是,希望那些有才华的人能够像飞黄一样,迅速脱颖而出,摆脱困境,取得成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希望有才华的人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机会,同时也对宴会的和谐氛围表示赞美。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