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说人生就像崎岖山路上的烟尘,看似坎坷起伏,但最终决定我们成败得失的究竟是谁呢?这里用"劫灰"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而"荣悴"(得意与失意)的根源却值得深思。
后两句聚焦在"岭上老人"身上:这位看尽世事的老人内心坚定如铁,默默观察着来往行人。这里的"行人"既指真实路过山岭的旅人,也暗喻在人生路上奔波的所有人。老人见证了无数人来了又走,就像看透人生轮回的旁观者。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既不是悲观也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像山岭老人一样保持清醒和坚定。它告诉我们:生活的磨难终会过去,重要的不是外在的得失,而是修炼一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铁心"。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