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铜钵和天衣杂题十首 其三

刺史前朝彦,临文书亦豪。
螭头标去丽,鳌背负来高。
金壁迷苍藓,银钩折白毫。
千秋黄绢字,相对转萧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前朝才子(刺史)留下的书法作品,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写刺史书法豪迈有力。"螭头"(传说中龙的头)形容字迹如龙首般雄健,"鳌背"(大龟的背)比喻字体稳重如山,展现书法气势磅礴。

中间两句用"金壁""银钩"形容字迹珍贵精美,但如今已被青苔覆盖、笔锋磨损,暗示岁月侵蚀。这里通过对比,突出艺术与时间的对抗。

最后两句点出主题:即使千年过去,这些如"黄绢"(古代高级丝织品)般珍贵的字迹依然存在,但面对它们时,却让人感到萧瑟凄凉。表达了作者对艺术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思考。

全诗用"龙龟金玉"等贵重意象赞美书法,又用"苔藓磨损"形成反差,最终落在"千秋字迹与当下萧索"的时空对话上,让人感受到艺术超越时间的力量,以及人类面对永恒时的渺小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