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和张文潜 其三

秋风一何惨,物形随以变。
秋风如无情,虫鸟声俱怨。
我无外物累,但有屋中燕。
翩翩势将去,盼盼如有恋。
此物虽至微,其旧殆可念。
而况西郭交,年将屈五指。
南城文字閒,东皋松竹里。
气类亦相合,老少两忘齿。
昔居吾舍傍,今在河之涘。
船头缆将解,船上桅将起。
留君恨不早,此役定难止。
如何舍我去,处我复何以。
君看淮泗閒,一派良可喜。
从来病浊污,而今稍清泚。
人方涉其流,冠缨殆可洗。
此行君乐否,一千五百里。
未见洛阳山,先见洛阳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用“秋风一何惨,物形随以变”来形容秋天的萧瑟,万物都在秋风中逐渐凋零。接着,诗人进一步写道,秋风仿佛无情,连虫鸟的声音都带着哀怨。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屋中的燕子,写道“我无外物累,但有屋中燕”,表明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外在的牵挂,但唯独对屋中的燕子有一份情感。燕子翩翩起舞,似乎要离开,但又显得依依不舍。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留恋之情。燕子虽小,但多年的相伴让它变得珍贵,更何况是诗人与友人之间多年的情谊。

诗人接着回忆起与友人在西郭、南城、东皋等地度过的时光,两人志趣相投,年龄差距虽大,却彼此尊重,情感深厚。诗人感叹,过去友人曾住在自己家附近,如今却要远行,船即将起航,诗人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无奈。

最后,诗人感慨友人此行的路途遥远,行程漫长,不知友人是否感到快乐。诗人提到淮泗一带的河水,曾经浑浊,如今却变得清澈,象征着友人此行的变化与新的开始。诗人希望友人能在这趟旅程中找到新的希望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萧瑟、燕子的离去、友人的远行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