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丞年兄升大理卿赠别

卿月昭回入紫微,法星迢递别南圻。
江波共惜仙帆远,台路争看绣斧归。
松柏晚当冰涧立,鹓鸾春傍禁城飞。
江东云树遥相忆,榜下同年太觉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一位名叫陈中丞的朋友时写的。陈中丞被提升为大理卿(一种高级官职),即将离开南方,前往京城任职。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不舍和祝福。

首联“卿月昭回入紫微,法星迢递别南圻”描绘了陈中丞即将进入京城(紫微象征皇宫)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离开南方(南圻)的遥远旅程。作者用“卿月”和“法星”来比喻陈中丞的升迁,显得庄重而美好。

颔联“江波共惜仙帆远,台路争看绣斧归”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不舍。江波象征着离别的伤感,而“仙帆”则指陈中丞的船,暗示他将远行。后一句“台路争看绣斧归”则描绘了京城的人们期待陈中丞到来的情景,绣斧象征着他的官职和威严。

颈联“松柏晚当冰涧立,鹓鸾春傍禁城飞”用松柏和鹓鸾来比喻陈中丞的品格和前途。松柏象征坚韧不拔,冰涧则暗示了艰难的环境,意味着陈中丞在官场中能够坚守原则。鹓鸾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和吉祥,禁城则指皇宫,暗示陈中丞将在京城大展宏图。

尾联“江东云树遥相忆,榜下同年太觉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慨。江东是陈中丞的故乡,云树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最后一句“榜下同年太觉稀”则感慨他们这一批同年中举的人中,像陈中丞这样有成就的人已经不多了,既有对朋友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升迁的祝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