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泰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壮阔景象和高远志向。
前两句写泰山高耸入云,仿佛刺破青天,站在山顶回望,连星辰都仿佛触手可及。作者用"紫冥"形容天空的深蓝,用"青帝"(古代指春神)暗示登高时的季节,画面感很强。
三四句提到泰山的人文景观:"宣圣楔"指孔子留下的遗迹,"汉封台"则暗指历代帝王封禅的往事。诗人用"芳躅"(美好足迹)和"瑶函"(珍贵文书)这些雅称,表达对泰山文化底蕴的敬仰。
五六句是经典的山景描写:站在泰山之巅,能看到群山像朝拜一样拱卫着北极星方向,黄河如一条细线蜿蜒在云海中。这里"拱"字用得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说自己像向日葵追随太阳一样心怀忠诚,深夜仍在日观峰徘徊不去。用"葵藿志"比喻赤诚之心,"倚徘徊"三个字生动刻画出流连忘返的样子。
全诗亮点在:
1. 既有"千山拱""一线来"的大气象,又有"夜深徘徊"的小细节
2. 巧妙融合自然景观(黄河云海)与人文印记(孔子遗迹)
3. 最后用向日葵作比喻,把登山体验升华为人生志向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