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葛大川喜王君相过并寄吴思道

君恩曾未报纤埃,倦绪淹时郁不开。
高义不忘辕下旧,好音常自日边来。
欣逢雅好非空至,顿感阳春泛酒回。
早晚退朝红蕊下,细谈陈迹共馀杯。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来访的喜悦之情,同时暗含对朝廷恩情的感念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两句"君恩曾未报纤埃,倦绪淹时郁不开"可以理解为:诗人觉得自己还没能报答皇上的恩情(哪怕一点点),长期积压的疲惫情绪让他心情郁闷。这里用"纤埃"(细小的尘埃)来形容恩情的微小回报,显得很谦虚。

中间四句写朋友来访带来的快乐:"高义不忘辕下旧"说朋友重情义,不忘旧交;"好音常自日边来"用"日边"暗指京城,说常能收到来自京城的好消息;"欣逢雅好非空至"写这次相聚不是偶然;"顿感阳春泛酒回"形容喝酒时仿佛回到了温暖的春天,心情顿时变好。

最后两句"早晚退朝红蕊下,细谈陈迹共馀杯"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早晚能一起在花下喝酒,细细回忆往事。"红蕊"指代花,营造出温馨的画面。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对比之前的郁闷和现在的欢欣,突出了友情的重要性。诗人将个人情感(对朋友的感激)和公务生活(对君恩的感念)自然融合,既有文人雅趣,又不失生活气息。特别是最后想象未来把酒言欢的场景,让整首诗在温馨中结束,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