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

到此添离恨,垂杨已拂肩。
担轻缘少镪,衣暖欲抽绵。
春事遽如许,客怀殊未然。
竹篱沽酒市,雨湿杏花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春天离乡时的复杂心情,用日常景象传递深沉情感,读来亲切又耐人寻味。

前两句"到此添离恨,垂杨已拂肩"像电影特写:行人停下脚步,发现杨柳枝都长到能轻扫肩膀了。这个细节暗示他离家已久——上次经过时杨柳可能才刚抽芽。用柳枝的生长丈量时间,比直接说"离家数月"更让人触动。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说穷愁:担子轻是因钱袋空("少镪"指缺钱),厚衣服暖到想拆出棉絮(暗示春天气温回升)。最妙的是"春事遽如许"——春天突然就盛放了,但游子的心还停留在寒冬("客怀殊未然")。这种季节与心境的错位,让人真切感受到他难以融入春天的孤独。

最后两句镜头转向小酒馆:竹篱边挂着酒旗,细雨打湿的杏花像蒙着轻烟。这个朦胧的画面藏着双重意味:既是真实的春日美景,也暗示着借酒消愁的游子眼中,再美的春色都带着化不开的愁绪。

全诗像一组生活短视频:拂肩的柳枝、变轻的行囊、想拆的棉衣、雨中的酒旗...诗人用这些接地气的细节,把"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离愁写得可见可感。最打动人处在于,他不说自己多愁苦,而是让杨柳、春雨这些寻常事物替他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情感更有穿透力。

王谌

王谌(423-491年),字仲和,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大臣,三国时期曹魏司徒王朗之后,东晋太子少傅王雅玄孙,护军司马王元闵之子。初为徐州刺史沈昙庆主簿,交好湘东王刘彧。刘彧即位成为宋明帝,除司徒参军,带薛县令,拜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转黄门侍郎。南齐建立,以冠军将军历任诸王长史。永明九年(491年)卒,年六十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