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闲适又略带思乡的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秋风渐凉,仿佛在提醒诗人该回家了,但他并不着急动身。这里用"似报归期"把秋风拟人化,显得亲切自然。
中间四句是两组对仗工整的画面: - 竹林寻路、远寺探幽,沙岸停船、村庄依偎——用"竹间""沙外"等简洁的词汇,勾勒出宁静的乡村景致。 - 新酿的酒像红珍珠般滴落,刚煮的粳米饭雪白喷香——"珠红滴""雪白香"这样颜色+质感的搭配,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酒香饭甜。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夜深人静时,远处江潮声阵阵,竟像千军万马奔腾,让人想起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这里用"军声十万"的夸张比喻,把平凡的夜潮写得气势磅礴,透露出诗人独处时澎湃的思绪。
全诗就像一组秋日生活纪录片:从微凉的天气,到竹林寺庙、岸边渔船,再到厨房里的美酒新饭,最后以震撼的潮声收尾。诗人用家常事物和自然景象,既表现了乡村生活的安宁满足,又暗藏着一丝对远方的牵挂,读来清新又余味悠长。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