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龙门山时的惊险体验和壮丽景色,读起来像一部迷你冒险电影。
前两句"飞阁凭虚度,惊心独倚栏"就像电影开场镜头:高耸的楼阁仿佛悬在空中,诗人独自靠在栏杆边,心跳加速。这里的"飞阁"不是真的会飞,而是形容建筑位置极高,像悬在空中一样。
中间四句用具体画面展现山势险峻:"半间临水阔"说楼阁一半悬在水面上;"千尺引绠难"形容想用绳子测量深度都困难;"龙穴沉金锁"把深潭比作藏有宝藏的龙宫;"渔舟急箭湍"写渔船在激流中像箭一样飞速划过。这些比喻让危险的场景变得生动形象。
最后两句"浪痕留玉斧,指顾尚生寒"最精彩:浪花拍打岩石的痕迹像玉斧劈砍的印记,光是回想刚才看到的景象就让人打寒颤。这里用身体感觉(寒冷)来表达心理上的震撼,让读者也能感同身受。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纪录片,从视觉(高阁、激流)、触觉(寒冷)、心理感受(惊心)多角度带我们体验登山过程,最后那个"打寒颤"的结尾尤其传神,让整首诗的危险氛围在读者心里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