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

荒原馀鼠迹,毒日逞龙鞍。
叶病虫仍噬,风威露久干。
同尘千里贱,守绿一朝难。
身萎犹能忍,根枯地共残。

现代解析

《枯草》这首诗描绘了一片荒原上的景象,通过枯草的命运,表达了生命在恶劣环境中的挣扎与无奈。

首先,诗中提到“荒原馀鼠迹,毒日逞龙鞍”,荒原上只剩下老鼠的足迹,烈日像龙鞍一样炙烤着大地。这里用“毒日”来形容太阳的酷热,暗示了环境的极端恶劣。

接着,“叶病虫仍噬,风威露久干”进一步描绘了枯草的困境。叶子被病虫害侵蚀,风的力量让露水早早蒸发,枯草在自然力量的摧残下显得无比脆弱。

“同尘千里贱,守绿一朝难”则表达了枯草与尘土为伍,千里之内都显得卑微,想要保持绿色却难上加难。这里通过对比“同尘”和“守绿”,突出了枯草在恶劣环境中的无力感。

最后,“身萎犹能忍,根枯地共残”点明了枯草的最终命运。即使身体枯萎,它还能勉强忍受,但一旦根部枯死,土地也会随之残破。这里通过“根枯地共残”的意象,暗示了生命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以及生命终结后的荒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枯草的命运,象征了生命在恶劣环境中的挣扎与无奈,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