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柏一章为吴太常作①

有柏有柏,霜露灌之。
□□不萎,霜露何其。
有柏有柏,维叶冥冥。
岁暮坚冰,不□□□。
□彼北林,维榛维棘。
玄云四涌,白日昼匿。
有狼有狐,有□有乌。
长彘睢盱,湩脑饭肤。
有䫻其风,鳌揵于溟。
五□□□,江河倒行。
蛭矫于云,龙羸于沙。
哀此下民,亦孔之嗟。
赤堇之金,铸为干将。
不刜犀兕,孰知其良。
沙棠之舟,泛于广津。
不遌阳候,孰知其神。
踧彼周行,君子迹之。
猗彼菉竹,君子植之。
显允君子,邦家之纪。
克崇厥履,施于孙子。
严严君子,穆穆其犹。
载其令德,贻厥孙谋。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柏树为核心意象,通过自然界的对比和象征手法,赞颂了君子的高尚品格。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柏树的坚韧品格(前八句)
诗中反复描写柏树在霜露严寒中依然挺拔苍翠("霜露灌之""不萎"),用深绿的叶子("维叶冥冥")和对抗寒冬("岁暮坚冰")来比喻君子在逆境中的不屈。这里柏树就是君子的化身。

2. 混乱世道的对比(中间十二句)
通过描写北林的杂乱灌木(榛、棘)、凶险动物(狼、狐、乌鸦、野猪)和反常自然现象(乌云蔽日、巨浪滔天、蝗虫飞天而龙困浅滩),展现出一个黑白颠倒的混乱世界。这些意象暗示着社会现实的黑暗。

3. 君子的价值彰显(后十六句)
转折到对君子的赞美:
- 用宝剑(干将)和宝船(沙棠舟)比喻君子才能,强调需要通过实践(斩犀牛、战风浪)才能展现真正价值。
- 直接赞美君子是国家的支柱("邦家之纪"),他们的美德("令德")会福泽后代。
- 最后用"穆穆其犹"形容君子庄重和顺的仪态,强调高尚品德对子孙的深远影响。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 用柏树贯穿首尾,使比喻浑然一体
- 通过黑暗环境反衬光明品格,增强说服力
- 从自然意象(柏树)到社会意象(宝剑)层层递进
- 最后落脚在现实意义——君子的品德对国家后代的积极影响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手法,既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