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

荆璞漫从此岭出,白云时或落低亭。
颓阳影下生秋草,冷石溪回卧野人。
鸟爱玄言停耳角,衫因酒渍上苔痕。
寒猿夜约吟寒月,不料猷舟未返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秋日傍晚的闲适画面,充满隐逸生活的野趣。

开篇用"荆璞"(未经雕琢的美玉)比喻这座山岭暗藏珍宝,白云偶尔飘到低矮的亭子上,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意境。夕阳西下时,秋草在余晖中生长,冰冷的溪石旁躺着悠闲的隐士,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中间两联充满生活情趣:鸟儿似乎也懂得玄妙哲理,停在耳边聆听;衣衫因喝酒时沾到苔藓留下痕迹。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隐士日常的洒脱不羁。

结尾处更有意思:夜里猿猴约诗人一起对月吟诗,却没想到诗人的小船还没回来。这个拟人化的想象,把深山月夜写得活泼有趣,也暗含诗人享受独处的闲适心境。

全诗用质朴的语言勾勒出隐士生活的真趣,没有刻意说理,却在溪石、苔痕、猿鸣这些寻常景物中,自然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悠然自得。最妙的是把"喝酒沾苔藓""猿猴约吟诗"这样接地气的细节写得清新脱俗,让人读来会心一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