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叔平红崖碑后

张君好游复好奇,逍遥不受名利羁。
东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茧足不遗蛮与夷,直到吾黔罗甸之边陲。
红崖山石如猊狮,红崖文字如龙夔。
缩本、赝木相离支,怀古徒兴三代悲。
何君不畏艰与危,何君不惮熊与罴。
崖悬万仞身悬丝,阴气肃肃砭人肌。
扪萝擗虺右手胝,摹拓岂任庸奴为。
风神号怒山神私,忽跃忽叫交奔驰。
夺其所宝心怨咨,旁人亦道君是痴。
谓以性命博文辞,君方惊定神怡怡。
大呼武侯报以诗,诗所难写记补之。
柳公、谢公笔淋漓,仿佛如见磨砻断壁挥毫时。
此图二丈如披帷,张之老屋气漫弥。
毒龙猛兽相撑持,金仙蛮鬼杂怒嬉。
日轮月殿云垂围,大圈小圈光陆离。
云黄海黑风凄其,长画短画盘蛟螭。
阴阳万象供炉锤,观者揖君相叫噫。
或疑或喜或眦睢,口量手揣心是非。
谓是好古邹君叔绩不及知,可怜甘受世人欺。
吁嗟乎,可怜甘爱世人欺,岂独石鼓铭文岣嵝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叫张叔平的人冒险拓印红崖碑的故事,展现了古人追求文化传承的执着精神。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人物介绍(开头到"如龙夔")
诗人先介绍张叔平是个不爱名利、喜欢游山玩水的奇人,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来到贵州红崖山,发现山石像狮子般雄伟,上面的古文字像龙纹般神秘。

2. 冒险经历("缩本赝木"到"神怡怡")
描写张叔平冒着生命危险拓碑的过程:他悬在万丈悬崖上,寒风刺骨,还要徒手拨开毒蛇荆棘。旁人笑他傻,说他用命换文字不值得,但他拓完后却开心得像打了胜仗。

3. 碑文魅力("大呼武侯"到"心是非")
用夸张手法表现碑文的神奇:展开的拓片像拉开帷幕,上面有龙兽鬼神、日月云霞等各种奇幻图案,看得人们又惊又疑,有人甚至趴在地上研究。

4. 主题升华(最后两句)
诗人感叹:像张叔平这样真心热爱古迹的人,常被世人嘲笑,就像古代的石鼓文、禹王碑也曾不被理解。这揭示了真正的文化探索者往往孤独,但他们的价值终会被时间证明。

全诗用大量形象比喻(如"身悬丝""阴气砭肌")和动态描写("忽跃忽叫""毒龙猛兽"),把枯燥的考古故事写得惊心动魄。最打动人的是张叔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纯粹精神,这种不为名利、只为文化传承的执着,在今天尤其珍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