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

百万人中隐一身,深如勺水在沧溟。
独醒自负贤人酒,天阔难寻处士星。
照影自怜湖水碧,高吟赢得蜀山青。
城南老树如相问,不枉翻空过洞庭(宋费衮《梁溪漫志》卷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繁华世界中的孤独与自得,用浅白的比喻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两句用"百万人中藏一人"和"一勺水藏在大海"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隐者虽身处人群却保持独立的状态——就像一滴水融入海洋也不会消失自我。"独醒"两句写他像喝过醒酒汤的贤人般清醒,但在广阔天地间却难觅知音,暗示了智者常有的孤独。

中间两句用湖水照影、青山回响的意象,展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对话——碧湖映照他的身影,蜀山用青色回应他的吟唱,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最后两句把老树拟人化,说如果城南的老树问起他,自己可以自豪地说"没白来这世间走一遭",特别是"翻空过洞庭"这个潇洒的比喻,把人生比作大雁飞越洞庭湖,既表现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又暗含历经风浪的历练。

全诗妙在用日常景物说哲理:用勺水、湖水写渺小与永恒,用老树、青山写生命对话,最后用飞越洞庭的意象,把隐居生活写出了天地任我行的开阔感。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隐士不是逃避,而是在喧嚣中修得内心的澄明,像飞鸟掠过湖面,不留痕迹却见过最美的风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