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台湾民间风俗画,展现了女子们赶庙会时的精心打扮和活泼心思。
前两句写姑娘们约好第二天去烧香拜佛,却把心思都花在了翻新衣服款式上——表面上说是去进香,实际更像是一场时尚比美大会。这里暗藏幽默,揭示了人们借宗教活动展示自我的小心机。
后两句镜头聚焦到发型细节:她们把鬓角梳得低低的,两边各插一朵花,原来是要和当时最时髦的上海妆容一较高下。"斗"字用得妙,把女子们暗中较劲、争奇斗艳的心理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像一张老照片,记录了百年前台湾女性追逐时尚的生活场景。透过进香这个由头,我们看到了民间生活的烟火气,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最有趣的是,上海妆容成为时尚标杆这个细节,透露出当时两岸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