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谏议园亭杂咏七首 其三 水仙

楚楚拂凉飔,娟娟挹秋露。
谁招洛神魂,来乞陈王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仙花在秋风中摇曳的唯美画面,并巧妙融入了历史典故。

前两句"楚楚拂凉飔,娟娟挹秋露"用生动的笔触刻画水仙的姿态: - "楚楚"形容水仙花纤弱柔美的样子 - "凉飔"指秋风,花朵在风中轻轻摆动 - "娟娟"展现水仙洁净秀丽的特质 - "挹秋露"写花瓣沾着晶莹的露水 短短十个字,就让人仿佛看到带着露珠的水仙在秋风中摇曳的动人景象。

后两句"谁招洛神魂,来乞陈王赋"化用两个典故: - "洛神"指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的洛水女神,这里把水仙比作水中仙子 - "陈王"是曹植的封号,暗指水仙之美值得像曹植这样的才子为它写赋 诗人用拟人手法,仿佛水仙是特意来向才子"乞赋"的精灵,既赞美了水仙的仙姿,又展现了它的文学意蕴。

全诗通过: 1. 细腻的景物描写(风、露、花) 2. 贴切的拟人手法(花会"乞赋") 3. 巧妙的历史典故 将普通的水仙花写得仙气飘飘,充满诗意。最妙的是结尾的"乞赋",既说花美得值得被歌颂,又暗含诗人自己正在为它赋诗的双关意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