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都一年科舍馆五午宴了后得杨园宁屋僻远市
渎江万里来,武林一年客。
飘摇无定棲,一一得安宅。
委共远尘嚣,八窗耿虚白。
冰曹省造请,公退味禅寂。
乃者赤熛怒,横为闾井厄。
羁贫幸我贳,安坐有惭色。
侯门意睥睨,府檄加峻迫。
他皇补衣被,包裹到书册。
曲台许借居,虚堂暂休息。
砌蛩伴宵吟,树鸦趣晨汲。
随寓亦足如,一枝更须择。
是身如浮云,何所为定迹。
顾怜性梗野,雅嗜祗泉石。
陈力怯荷殳,康屯况无策。
强颜杂班缀,颇觉非本色。
时清早得归,永愿守蓬荜。
飘摇无定棲,一一得安宅。
委共远尘嚣,八窗耿虚白。
冰曹省造请,公退味禅寂。
乃者赤熛怒,横为闾井厄。
羁贫幸我贳,安坐有惭色。
侯门意睥睨,府檄加峻迫。
他皇补衣被,包裹到书册。
曲台许借居,虚堂暂休息。
砌蛩伴宵吟,树鸦趣晨汲。
随寓亦足如,一枝更须择。
是身如浮云,何所为定迹。
顾怜性梗野,雅嗜祗泉石。
陈力怯荷殳,康屯况无策。
强颜杂班缀,颇觉非本色。
时清早得归,永愿守蓬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在杭州(武林)漂泊一年的外地人,经历了租房困境后对生活的感悟。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租房困境(开头到"包裹到书册") - 诗人从万里外的渎江来到杭州,一年里像无根浮萍到处搬家 - 好不容易在僻静的杨园找到满意住处(八扇窗透亮,远离喧嚣) - 结果遭遇火灾(赤熛怒指火灾),被迫再次搬家 - 房东催得急(府檄加峻迫),只能匆忙打包书和衣服
2. 临时安顿("曲台许借居"到"一枝更须择") - 暂住在朋友借的曲台老屋 - 听着蟋蟀夜鸣,看着乌鸦晨起,倒也随遇而安 - 用"浮云"比喻自己居无定所的状态
3. 人生感悟(最后部分) - 坦白自己性格耿直野性,只爱山水不爱官场 - 承认没能力处理复杂世务("康屯况无策"指不会处理公文) - 在官场强颜欢笑觉得很别扭 - 最后许愿:等天下太平了就回乡种地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真实记录古代"杭漂"的租房烦恼,现代人看了会心一笑 2. 用"浮云""蟋蟀乌鸦"等生动比喻,把窘迫处境写得有趣 3. 最后流露的"不想上班想归隐"心态,引发当代社畜共鸣 4. 语言直白如聊天,没有刻意卖弄文采,反而显得真诚动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强颜杂班缀"这句,活画出当代打工人在职场强装开朗的窘态,说明古今打工人的烦恼其实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