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环秀亭(在五祖寺)

宗老来相报,黄梅盗已平。
传闻一峰下,临眺九江横。
象构谁能坏,香台积可成。
凭询几小劫,又复到昆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听说五祖寺的环秀亭一带盗贼被平定后,有感而发写下的游记式作品。

前两句用大白话说就是:寺庙里的老和尚来告诉我,黄梅地区的盗匪之乱终于平息了。这里"宗老"指寺庙里的老僧,"黄梅"是湖北地名,五祖寺所在地。

中间四句是作者想象环秀亭的景色:听说站在那个山峰上,可以俯瞰九江蜿蜒流淌;那些精美的建筑(象构)谁能破坏呢?佛寺的香台(供佛的台座)经过历代积累越发庄严。这里用"象构"代指寺庙建筑,"香台"象征佛法传承。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历史感慨:想问一问经历过多少劫难(佛教说的劫难周期),如今又像回到汉武帝开凿昆明池的太平年代了。这里用"昆明"借指汉武帝时期的国家强盛,暗示当下盗贼平定后的太平景象。

全诗妙在把简单的"盗贼平定"这件事,通过寺庙景观联想到佛法永恒,最后升华到历史轮回的思考。语言看似平淡,但把一个小消息写得既有画面感,又有历史厚重感。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把一次普通的治安事件,写出了沧海桑田的时空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