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乌生八九子
乌生八九子,八九子,馈饲两老鸟,乃在城墙高树头。
两老乌,拮据为巢,心中实毒荼,昼夜馈饲八九子。
八九子,长成各自飞,不来顾老鸟。巢风雨,巢漂摇,今年有巢处,来年哺子何处所。
猛虎能食人,尚复有子之亲。蝼蚁极细小,虫奉事长上礼若君臣。
何得朋友如路人。上车逢所知,下车称别离,泪下如雨眼迷离。
来时不知南、不知北,我去何劳问东西。车轮班班转,老乌飞飞啄赤苋。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乌鸦的故事讲了一个关于亲情和人情的深刻道理,特别像现代人常说的"空巢老人"问题。
开头讲一对老乌鸦辛苦养大了八九只小乌鸦。它们在城墙边的高树上艰难筑巢,日夜不停地给孩子们找食物("拮据为巢""昼夜馈饲"这些词能看出它们特别辛苦)。可是等小乌鸦们翅膀硬了,全都飞走不管父母了。
接着用对比手法说:凶猛的老虎都知道爱护幼崽("尚复有子之亲"),小小的蚂蚁也懂得尊卑礼节("虫奉事长上")。但人呢?朋友处得像陌生人,路上遇到熟人,下车就哭着告别(这里可能是说人情淡薄)。最后乌鸦妈妈只能孤独地啄食野菜("赤苋"),车轮转啊转就像它停不下来的劳碌命。
全诗最扎心的是"今年有巢处,来年哺子何处所"这句,就像现在老人担心"现在还能住自己家,等不能动了要去哪儿"。诗人用动物世界反衬人类社会,批评子女不孝、人情冷漠,比直接说教更有冲击力。特别是把乌鸦、老虎、蚂蚁这些动物都写得比人还有情义,这种反差特别能引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