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一个心酸的人生对比。
前两句讲了一个叫杨太尉的官员,遇到了一个叫曹骁骑的军官。这两个名字听起来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物,但"可怜"二字暗示了他们的遭遇并不好。
后两句才是全诗最扎心的部分:一个人辛苦养大儿子二十年,结果儿子还不如老牛舔小牛那样懂得感恩回报。这里用"老牛舐犊"这个常见的自然现象作对比——连动物都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而人养大的孩子却不懂反哺父母。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最日常的动物行为(牛舔犊)来反衬人情冷暖
2. 数字"二十年"突出养育的漫长艰辛
3. "不及"二字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人不如兽的悲哀
4. 没有直接批评子女,但通过对比让读者自然体会到其中讽刺
这种写法的魅力在于:不用说教,只用简单的生活画面,就让人感受到深刻的世态炎凉。每个人都能从诗中联想到现实中的类似故事,产生共鸣。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