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入秋寒已来,将夏春未至。
暖气与寒官,相值如相避。
麦田无寸青,山容添老悴。
古梅不敢开,何况桃李媚。
京师重拜客,酬荅有成例。
强起出西街,天风吼涛势。
飞沙涩齿牙,雾眼挥酸泪。
未必诸高官,不省尘霾气。
暖气与寒官,相值如相避。
麦田无寸青,山容添老悴。
古梅不敢开,何况桃李媚。
京师重拜客,酬荅有成例。
强起出西街,天风吼涛势。
飞沙涩齿牙,雾眼挥酸泪。
未必诸高官,不省尘霾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反常的季节景象,以及人在恶劣环境中的无奈感受。
开头写季节错乱:明明已经入秋,寒气却提前到来;本该迎接夏天,春天却迟迟未至。冷暖交替,仿佛在互相躲避,导致自然界的生机被压抑——麦田一片枯黄,山容憔悴,连坚韧的古梅都不敢开花,更不用说娇嫩的桃李了。
后半部分转向人的处境:在京城,社交应酬有一套固定流程,诗人勉强出门,却遭遇狂风飞沙,沙子磨得牙齿发涩,风沙迷眼,让人流泪。他忍不住讽刺: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难道就感受不到这污浊的天气吗?
全诗通过反常的自然现象和恶劣的环境,暗喻社会的不合理。诗人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官僚作风的不满,以及普通人在压抑环境中的苦闷。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