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斋牟端明挽诗
硕德千人表,高风一世钦。
师承文靖正,识拔秀岩深。
奥学方前古,雄文独擅今。
史筵新发轫,儒馆力抽簪。
萧艾俄当路,蘅兰夐出林。
螭头恩舄奕,豹尾步嵚崯。
斮胫思全玉,围腰肯待金。
绶甘辞若若,戟喜对森森。
孽火遭千劫,谗波沸百壬。
然脐机陷巧,拔眼计谋阴。
诬诋渊衷监,成蠲宠命临。
一麾犹偃蹇,三节又侵寻。
听履星辰近,司纶雨露湛。
世方期汲直,人已感迟任。
披腹平生节,攀髯晚岁心。
幅巾朝第就,遗服暮庭廞。
书殿荣封冢,玄台閟在岑。
鹤山初共被,苕水晚同襟。
感旧须成雪,怀人涕作霖。
元成负文采,端可嗣徽音。
师承文靖正,识拔秀岩深。
奥学方前古,雄文独擅今。
史筵新发轫,儒馆力抽簪。
萧艾俄当路,蘅兰夐出林。
螭头恩舄奕,豹尾步嵚崯。
斮胫思全玉,围腰肯待金。
绶甘辞若若,戟喜对森森。
孽火遭千劫,谗波沸百壬。
然脐机陷巧,拔眼计谋阴。
诬诋渊衷监,成蠲宠命临。
一麾犹偃蹇,三节又侵寻。
听履星辰近,司纶雨露湛。
世方期汲直,人已感迟任。
披腹平生节,攀髯晚岁心。
幅巾朝第就,遗服暮庭廞。
书殿荣封冢,玄台閟在岑。
鹤山初共被,苕水晚同襟。
感旧须成雪,怀人涕作霖。
元成负文采,端可嗣徽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为纪念好友牟端明(号存斋)而写的挽诗。全诗通过平实有力的语言,展现了逝者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坎坷的人生经历。
诗歌开篇用"硕德千人表"直接点明牟端明是道德楷模,他的学识师承正统(文靖公),善于发现人才("识拔秀岩深")。接着赞美他学问渊博堪比古人,文章独步当世,曾在史馆和儒馆担任要职。
中间部分用对比手法描写他的人生起伏:像香草(蘅兰)终会脱颖而出,但也曾遭遇小人(萧艾)当道的困境。通过"斮胫思全玉"(宁断腿也要保全美玉)等典故,展现他宁折不弯的品格。后文提到他遭受谗言诽谤("孽火遭千劫,谗波沸百壬"),被政敌设计陷害的遭遇。
最后转入深切悼念:诗人回忆与逝者"鹤山初共被"的同窗之谊,以及"苕水晚同襟"的晚年交游。结尾"涕作霖"的夸张比喻,将泪水比作连绵大雨,突出悲痛之深;而"嗣徽音"的期许,则希望后人能继承逝者的美德。
全诗最动人的是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刻画:既有"围腰肯待金"的清廉自守,也有"谗波沸百壬"的仕途险恶,更有"攀髯晚岁心"的赤诚不改。诗人通过这位典型儒臣的形象,折射出宋代士大夫群体的精神追求与现实困境。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