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女凭借真才实学获得赏识的故事,语言生动有趣,充满反叛精神。
前两句用"蚕眠小字"形容女子娟秀的字迹,她将诗作投递给贵人("綵笺投"),而对方在远处就为她敞开大门("绛帐遥开")。这里用"白玉楼"暗指高贵场所,暗示女子才华得到了上层人士的认可。
中间四句写得特别精彩:女子获得赏识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真才实学("上官真慧眼"),而不是靠卑躬屈膝("非关内史肯低头")。她的才华像桃李芬芳充满香阁,又像芝兰的香气借翠竹传播。这里用花香比喻才情,说明优秀的人自然会散发魅力。
最后两句最有个性:就算旁人嘲笑她这种行为("姗笑起"),她也觉得比跪着巴结权贵("长跪见公侯")强多了。这展现了女子独立自强的品格,宁可靠本事吃饭,也不愿低声下气。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靠实力说话的处世态度,讽刺了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把一个有骨气的才女形象刻画得跃然纸上。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