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稚子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苦孩子在寒冬中挨饿受冻的悲惨画面,同时讽刺了社会的不公。

开头用"稚儿怕寒床下啼"直接呈现孩子冻得在床下哭喊的场景,"两骭赤立"(两条光腿冻得通红)和"仍苦饥"的细节让人揪心。诗人忍不住质问老天:让孩子生来受苦,还不如野鸭过得滋润,这是什么道理?

接着把矛头指向统治者:"官家桑柘连四海"(官府桑树绵延全国),却"无寸缕为汝衣"(连块布都不给孩子)。最后用"百鸟有毛羽"反衬——连鸟都有羽毛御寒,穷孩子却衣不蔽体,这种对比特别扎心。

全诗就像用手机拍下的社会纪实视频:镜头先特写发抖的孩子,然后拉远展现富人的桑林,最后切换到雪地里自在飞翔的鸟儿。没有华丽词藻,但每个画面都在质问:为什么社会资源分配如此不公?这种跨越八百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控诉,今天读来依然震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