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息洞

蹑履朝阳入洞深,苍崖碧涧净烦心。
花然锦绮春台晓,莺啭笙簧夏木阴。
洗遍残碑有古篆,望穷佳境上高岑。
兴豪不尽登临意,抚掌长天一笑吟(清顺治《阳山县志》卷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探访游息洞的所见所感,充满自然野趣和洒脱情怀。

前两句写探洞过程:诗人踩着晨光走进幽深山洞,青灰色的山崖和碧绿溪流让人忘却烦恼。这里用"净烦心"直接点出自然景色的治愈效果,就像现代人走进大自然会感到放松一样。

中间四句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展现洞内外美景:洞口春花像锦绣般绚烂,夏日树荫里黄莺鸣叫如同乐器演奏;抚摸残缺的古碑辨认模糊文字,登上高处眺望更远的风景。这些画面有色彩(锦绮)、有声音(笙簧)、有触觉(残碑)、有空间层次(由近及远),全方位调动读者的感官体验。

最后两句突然转为豪迈:诗人觉得光是欣赏还不足以表达激动,干脆拍手对着天空大笑吟诗。这种率真举动打破了传统文人的含蓄形象,展现出像孩子般纯粹的快乐,让整首诗在酣畅淋漓中收尾。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游山玩水写得层次丰富:从视觉听觉的享受,到触摸历史的沉思,再到按捺不住的情感爆发,就像现代人旅游时拍照、发朋友圈还不够,最后忍不住欢呼雀跃一样真实可爱。

0